En
重塑郑州粮食批发市场 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对“十五五”时期粮食规划的建议

肖春阳博士  中国粮食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

刘  洁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两高四着力”,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点个人意见。

 

河南省是中国的粮仓,在全国粮食工作中地位十分重要。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农业强省,条件得天独厚。

 

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是我国第一个引入期货交易机制、规范化的国家级粮食批发市场,作为全国市场的一面旗帜,经过35年的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一是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二是开创性制定了全国市场的系列规章制度等。三是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有限公司要依托现有“郑州国家粮食交易中心”核心功能,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标准质量中心、粮食交易协调中心等单位密切合作,建设全国小麦交易中心、全国小麦大数据中心,服务农业强省,服务农业强国,重振雄风。建议: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有限公司恢复定位为国家级市场,优化组合河南省级粮食批发市场,提级管理,恢复实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河南省人民政府管理;将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有限公司今后的建设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纳入“十五五”时期国家粮食规划国家、河南省对其给予建设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贷款、税费减免等方面重点持。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河南省人民政府签署粮食战略合作协议。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两高四着力”,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点个人意见,抛砖引玉。

 

一、河南省在全国粮食工作中地位十分重要

 

河南是交通大省,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农业强省,条件得天独厚。

 

河南省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中国中东部,全国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交通枢纽。

 

2024年年末,全省常住人口9785万人,全国第3位。

 

河南省是中国的粮仓。2024年,全省粮食产量1343.9亿斤,全国第2位,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其中小麦产量757亿斤,全国第1位,占全国小麦产量2802亿斤的27%。常年粮食收购量稳定在700亿斤以上;向省外净调出原粮和成品粮600亿斤,是全国粮食净调出5省之一。

 

二、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开拓发展历程

 

1990年7月27日,《国务院批转商业部等八部门关于试办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报告的通知》(国发〔1990〕46号)指出,在河南省郑州市试办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事业单位,列入河南省事业编制,原商业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管理。1990年10月12日,我国第一个允许远期合同在场内转让、规范化的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正式开业。《中国共产党简史》(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年2月版,第277页)强调,“1990年10月,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开业并引入期货交易机制,成为中国期货交易的开端。沪、深两个交易所的成功开业及期货机制的引入,向世界发出了中国改革开放将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的强烈信号。”

 

1993年3月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试办“中国郑州商品交易所”和试行<中国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交易规则>的批复》(豫政文〔1993〕98号)给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同意试办中国郑州商品交易所,同意试行《中国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交易规则》。1993年5月28日,郑州商品交易所开业,在全国首次推出农产品期货交易,进入期货、现货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1999年12月23日,原国家粮食储备局批准,中央储备粮的批量轮换率先通过郑州粮食批发市场进行。此前,1998年3月,原国家粮食储备局与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合作,完成了课题研究报告《中央储备粮通过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吞吐轮换》,为中央储备粮吞吐轮换在郑州粮食批发市场试行提供了理论支撑。

 

2000年9月,《粮油市场报》主管主办单位由河南省粮食局改为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是全国唯一公开发行的粮食专业报,创刊于1985年4月5日。

 

2001年1月1日,按照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河南省人民政府的要求,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与郑州商品交易所正式分设,各自独立运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郑州商品交易所,河南省人民政府管理郑州粮食批发市场。

 

2001年6月29日,《国家粮食局办公室关于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使用<中华粮网>网站的批复》(国粮办政〔2001〕135号)给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同意使用“中华粮网”网站名称,是全国最大的粮食门户网站和电子商务平台。

 

2004年1月,《中国粮食批发市场发展研究报告》出版发行。这个报告,是原国家粮食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五部门与三单位共同完成,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为典型,对全国粮食批发市场10多年发展进行了回顾与展望。报告的主要观点,被国务院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文件等采纳。

 

2004年1月1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国有独资公司批文《关于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改制的批复》(豫独批〔2004〕01号)给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原则同意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改制为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有限公司,国有独资企业。河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对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有限公司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和行使监督管理职能。

 

2006年9月20日,《国家粮食局关于建立郑州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的复函》(国粮政〔2006〕142号)给河南省人民政府,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0号)中关于“构建以武汉、郑州等全国性市场为中心”的战略部署,同意在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有限公司基础上组建“郑州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在促进粮食生产发展和产销衔接、搞活粮食流通、服务国家宏观调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019年11月26日,《农业农村部等八部门关于公布第六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的通知》(农产发〔2019〕3号)认定,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有限公司在第六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之中。

 

2023年3月24日,河南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有限公司为其所属子公司,河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出资人职责,河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部门履行行业管理和业务指导职责。

 

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作为全国市场的一面旗帜,经过35年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一是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根据国际期货业协会(FIA)统计,2024年度,郑州商品交易所日均成交量1078.3万手,在全球交易所期货和期权成交量排名第9位,连续4年位居中国交易所首位。

 

二是开创性制定了全国市场的系列规章制度等。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粮食现货交易规则、商品期货交易规则、粮食现货网络交易规则;开发了集粮食交易、粮食交割、粮食结算为一体的粮食竞价交易系统,长期稳定高效运行;创造了粮食价格指数“郑州粮食价格”;创建了粮食电子商务平台“中华粮网”;主管主办的《粮油市场报》,是全国唯一公开发行的粮食专业报等。

 

三是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手段,通过粮食批量交易形成的“郑州粮食价格”,指导粮食生产,搞活粮食流通,引导粮食消费。目前,以农产品供应链条综合服务平台为中心,以涉农金融服务体系和农产品收储贸易、产业投资为支撑。2024年度,实现销售收入34.5亿元,利润0.6亿元。

 

三、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有限公司今后的建设要纳入国家规划

 

建议: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有限公司恢复定位为国家级市场,优化组合河南省级粮食批发市场,提级管理,恢复实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河南省人民政府管理将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有限公司今后的建设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纳入“十五五”时期国家粮食规划。国家、河南省对其给予建设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贷款、税费减免等方面重点支持。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河南省人民政府签署粮食战略合作协议。

 

(一)重新定位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有限公司的功能

 

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有限公司要依托现有“郑州国家粮食交易中心”核心功能,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标准质量中心、粮食交易协调中心等单位密切合作,建设全国小麦交易中心、全国小麦大数据中心,服务农业强省,服务农业强国,重振雄风。

 

(二)建设全国小麦交易中心

 

促进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有限公司现有“郑州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平台转型升级,搭建交易、仓储、质检等综合服务体系,实现交易电子化、履约智能化、监管数字化,打造线上与线下并行、期货与现货联动、实物与数字协同的全国小麦交易平台。

 

(三)建设全国小麦大数据中心

 

建立全国小麦大数据智能分析模型,对全国小麦价格、交易数量、供求状况等动态信息进行监测,形成全国小麦价格等相关数据。构建全国小麦市场预警研判机制,为社会提供小麦市场行情预测、风险预警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