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守正创新建设“一带一路”粮途 继往开来铸造“大国粮企”品牌

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始建于1934年,是一家有着9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企业,也是目前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粮食加工企业。近年来,爱菊乘着“一带一路”东风走出国门,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守正创新开创“五大亮点”,继往开来取得“三个成果”,实现了从一个粮食加工本土企业到粮食全产业链跨国公司的华丽蝶变,树立了“大国粮企”境外新形象,为我国“一带一路”粮食供应安全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创新与亮点

 

爱菊坚持“以实践为政策创新探路,借政策为企业发展提速”的指导思想,创新“五大亮点”,实现了企业和政府的良性互动。

 

(一)实行境外“订单农业”种植

 

创新实行“政府+银行+企业+农场主+高校”订单模式,解决哈萨克斯坦“卖粮难”问题。初期推广原料种植150万亩,长期将达到500万亩以上,打造中哈农业“命运共同体”。

 

(二)探索实施散粮两段运输

 

面对中哈铁路转运必须换轨、原粮必须袋装运输等问题,成功探索出境外到阿拉山口段开口漏斗车运输、阿拉山口到西安段普通集装箱散粮运输新模式,有效降低粮食装卸时间和包装成本,提升了运粮效能。

 

(三)首创“舱单归并”报关新模式

 

首创铁路运输方式“舱单归并”新模式,将同一品名、同一规格、同一合同、同一公司、同一批次的大宗进口货物,同类别归并成一个舱单或几个舱单报关,节约报关成本90%以上。“舱单归并”模式已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

 

(四)试点推动融资模式创新

 

为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成功首创“央行·跨境票据通”跨境贸易金融新模式并试点运行,综合融资成本低于传统融资方式500多个基点,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五)创新思维,变“走出去”为“融进去”

 

一是大力推进本土管理,在薪资发放、奖励机制、人员管理等方面,调整适合的经营管理方式。二是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大量聘用当地居民入企就业,积极开展公益活动,主动参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打造文化传播窗口,不定期组织优秀外籍员工到中国参观,每逢春节、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和当地重要节日,举办文艺联欢会或组织中外员工聚餐,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

 

成果成效

 

爱菊作为“一带一路”探路者,为我国“一带一路”粮食供应安全探索出一条新路径,取得“三个成果”。

 

(一)构建跨国全产业链运营模式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爱菊积极响应,坚定不移“走出去”,寻找优质粮源,于2015年底与哈萨克斯坦正式签订投资协议,建设园区粮库和铁路专用线,实行“订单农业”,现已实现了“种植—收购—仓储—加工—贸易”全产业链运营。

 

(二)打造“三位一体”优质粮食供给体系

 

爱菊已打造哈萨克斯坦、新疆阿拉山口、西安浐灞国际港“三位一体”优质粮食供给体系。2023年“中国—中亚峰会”期间,企业受邀参加“哈萨克斯坦—中国投资圆桌会议”并作交流发言。

 

(三)建成“三大协同发展中心”

 

哈萨克斯坦北哈州爱菊园区为境外粮食物资集结中心,阿拉山口爱菊园区为中转加工分拨贸易中心,西安爱菊园区为集散中心。

 

示范引领

 

爱菊作为开拓者,始终攻坚克难,树立“大国粮企”境外新形象。

 

(一)实现“中欧货运班列”首趟满载货物回程

 

由于粮油的特殊性和大宗进口班列的首次运营,进口粮油较为繁琐。爱菊历时半年,最终进口哈萨克斯坦优质食用油2000吨,通过“中欧货运班列”于2016年3月26日抵达西安浐灞国际港。

 

(二)建成哈萨克斯坦最大的油脂厂

 

哈萨克斯坦爱菊园区一期油脂厂于2016年5月31日正式开建,年加工量达30万吨,并于同年12月6日试投产运行,是哈萨克斯坦最大的油脂厂,成为了当地基础建设中一个奇迹,树立中国企业形象。

 

社会价值

 

爱菊当好健康引路人、爱粮节粮宣传员,为市民身体健康保驾护航,为粮食市场供应安全添砖加瓦。

 

(一)做深做细粮油知识宣传普及

 

西安爱菊基地是集观赏、学习、品鉴、体验等为一体的现代化粮食工业园区,既普及“爱粮、节粮、识粮、知粮、懂食”知识,又宣传推广企业发展变革、文化创新、跨国运营等经验做法。多年来,累计接待观众300多万人次,其中,接待中小学生、学龄前儿童人数超20万人次,为提升公众爱粮节粮意识,普及营养健康知识作出贡献。

 

(二)多措并举构建展销品鉴一体便民网络

 

爱菊集团在陕西有各类实体连锁网点约1000家,打造了多渠道电商网络,已成功探索粮油展销品鉴一体便民馆五家,未来拟扩大至100家。同时正推进网络信息化建设,以逐步打造一站式“购、选、取”的“线上线下融合”综合连锁物流网点。

 

(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供稿)